<
    所以,如果小轩儿不喜欢读书,倒也不必特别勉强他,依照他的兴趣帮他择业就好。

    但最基本的教育,还是要受的。

    第564章 卧榻旁边还有他人安睡

    林雪竹说了自己的教育理念,林家所有人都觉得赞成。

    林宇轩还小,倒不急着定他将来要做什么。

    只是,读书识字,学习明理,这些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。

    一顿宫宴,在和乐融融的氛围中结束了。

    林雪竹把众人送出宫门,眼看着太监宫女将众人妥善送走,她才回了殿内。

    元修还要去勤政殿处理公务,只留下跟她说了一会子话就走了。

    林雪竹抱着小世子哄了一会,便自顾自去睡觉了。

    夜里,她翻身的时候,手摸到了一个热乎乎的胸膛。

    她睁开眼,就见元修躺在她身边,脸还是对着她的。

    林雪竹心里起了一层暖意。

    她拱了拱,拱进了元修的怀里。

    元修在睡梦之中,下意识将她抱住,然后,呼吸又变得平稳。

    林雪竹也很快就睡了过去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十天,无论是元修还是林雪竹都很繁忙。

    林雪竹的任务,就是和礼部的人不断确认登基大典的流程。

    哪些是需要元修独自完成的,哪些是她这个未来皇后需要出场的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她还要和教习姑姑学习礼仪。

    要知道,登基大典可是元修人生中最重要的典礼了,她作为皇后,不能有丝毫行差踏错的地方,否则,一定会沦为笑柄,被人诟病一辈子的。

    林雪竹是个要强的,她虽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,却也不会让自己因为一些没必要的事情而丢人现眼。

    所以,各种礼仪她都学习得很认真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她还要不断地试穿皇后的大礼服,再让造办处的人不断修改。

    礼服繁琐,里三层外三层的,最外面的一层,以金丝绣凤凰,还要镶嵌珠翠。

    林雪竹穿在身上,感觉整个人重了得有二十斤。

    光是衣服也就罢了,偏生还要顶着极其贵重的头冠。

    纯金打造,镶满了珍珠和宝石,宛如泰山压顶一般,扣在她的脑袋上。

    林雪竹觉得,古代皇后,各个都得有颈椎病吧。

    这到底是皇后的尊荣,还是皇后的诅咒啊!

    尽管腹诽,她还是乖乖穿戴好,没有露出丝毫体力不支的模样。

    笑话,放眼古今中外几千年,能找到比她体格子更好的皇后吗?

    这礼服和头冠连弱鸡般的女子都能穿戴,没道理她就被压垮了。

    而此时,元修却在朝堂上和众臣展开了激烈的辩论。

    议题无非一个:新帝登基,要不要充实后宫。

    大臣们自然是不会放弃让新帝纳妃的。

    即便不能让林雪竹让出皇后的位置,他们也可将自家闺女塞到新帝的后宫里。

    皇帝的后宫,向来是历朝历代宠臣们的必争之地。

    而元修的态度也很坚决,他只有林雪竹一个夫人,其他的女子,他看都不想看。

    大臣们知道,新帝和未来皇后夫妻之间,感情尚在热烈期。

    新帝为表忠贞,一时半刻接受不了其他女子,也并非不能理解。

    只是,几个家中有待嫁女的大臣却是等不了的。

    再等几年,好好的黄花大闺女就成老姑娘了。

    到时候,别说嫁入皇家,就算是想找个门当户对的婚配都不容易。

    姑娘们的年纪,是最等不起的。

    所以,他们为了说服元修纳妃,只得拿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。

    一个大臣说:“摄政王,自古帝王家,后宫就不可能只有一个女子,这不合规矩,也不利于皇家开枝散叶。多些妃嫔,也是为了分担皇后的重任,多些人伺候皇上,也是为了皇上的龙体康健。”

    见元修不为所动,另一个大臣也开了口,“摄政王,您不考虑自己,也得考虑王妃啊!皇帝不纳妃,天下人只会说皇后善妒。摄政王总不会希望,王妃留下这种不好的名声吧。”

    见元修冷笑,又上来一个大臣道:“摄政王,您的登基大典和王妃的册封大典同时举行,到时候,必有后宫拜见皇后的仪式,若您没有后宫,这仪式冷冷清清,也不好看不是!”

    元修不管别人说什么,始终就是一个态度——不同意。

    于是,心急的大臣们开始了车轮战。

    他们心里都知道,现在提起新帝纳妃的事,已经太晚了。

    皇家的规矩,选妃是要有一整套繁琐的流程的。

    可他们顾不了这么多了。

    趁着新帝没有登基的时候,若是不能成功把自家闺女塞进皇宫。

    等新帝真正掌握了权柄,他们就更是望洋兴叹,什么都做不成了。

    这些大臣们抱着既不要触怒新帝,以免丢官丢命,但却要极力把事情促成的念头,奋力游说着。

    说到最后,元修的态度终于松动了。

    他扔下一句话,“既然你们想把女儿送进本王的后宫,那就送吧,动作快点,别延误了登基大典。”

    “臣遵旨!”众大臣喜不自胜,脸上洋溢的笑容,比过年的时候还真。

    元修拂袖而去。

    大臣们望着他的背影,忍不住互相对视。

    看来,新帝并非不想充实后宫,说不定只是碍于糟糠之妻的颜面,不能自己表现出来罢了。